本人,85年生,小人物一枚,从初二开始接触小说。最早的是看金庸、古龙、梁羽生和卧龙生等的经典武侠小说,我依稀还记得上课时将小说压在课本下面,逐字逐行地看着,甚至翻阅的次数比语文、数学等课本还勤奋。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高中。高中的课程比较近,在这期间我看的作品范围更大,从武侠到漫画,从漫画到侦探小说,从侦探小说到散文等等,除了在教室、寝室、食堂以外,我的几乎都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翻阅各种书籍。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能够借五本书,专业类的书不限,小说类的书最多一次只能借两本,在这期间,我发现了莫仁等人的优秀作品,比如《星战英雄》、《星路迷踪》,还有就是黄易的《寻秦记》(漫画)、马荣成的《风云》(小说及漫画)等等。 看了莫仁的《星战英雄》和《星路迷踪》之后,这算是我接触玄幻类小说的伊始了。玄幻类的小说,我想最初应该从黄易这边开始说起,而莫仁这位物理人才更是结合了传统武侠、现代物理学知识,将武侠扩展到了外太空。而我的高中生涯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初期,这是的网络文学几乎也就是青黄不接的模样,我这么一个学生更是不可能接触到电脑——当时电脑也就学校的电教室里大家学习码字的工具罢了。 高中的课程紧凑,而且在高三之后更是如此。“每天一小考,三天一测试,五天一大考”,试卷成为了高三的主旋律。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阅读的关系,本人原本比较一般的语文有些突飞猛进起来,更甚的是有一篇作文竟然被班主任在全班诵读。现在想来,心中仍不免有些骄傲。要知道,我初中时的语文和作文都是被语文老师点名批评的,说什么我的作文立意很差等等。 2003年的高考号称是最难考的一次了,尤其是数学,那年的数学难度确实很大,平时能够考120多分的我,竟然只考了92分。我仍然记得考完数学那一门时,我的很多同学出了考场都哭了。我自己的感觉也非常不好,不过或许是我自己神经比较大条,或者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大,我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后来估分的时候,我估了528分(当年的分数线似乎是490,理科),结果我的成绩是510。 大学是我只是专业知识以外的储备最多的地方了,这一时期我旷课、早退、迟到都做过,就是没挂科,没谈恋爱(我的初恋在初中,一直维系到高中,后面无疾而终)。这一时期我首先接触的是横沟正史的侦探类小说,然后我痴迷着日本的侦探类作品,如痴如狂。像《恶魔吹着笛子来》、《女王蜂》等,都是横沟正史的优秀代表作,他刻画的金田一耕助让我痴迷。还有就是江户川乱步和松本清张,他们创作的优秀小说,我也看了不少。然后是韩国金圣钟的《第五潜入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等。还记得从图书馆借出书来,我就闷头看,从早到晚,从教室到寝室,都能看到我翻阅小说的身影。 大二那年家人给我买了电脑,在此时,网络文学已经发展颇具规模了。当时最牛的大作莫过于萧鼎的《诛仙》了,但是我的第一步网络小说却是我吃西红柿的《星峰传说》。看了这部小说后,我成了番茄迷了,他的所有作品我都追看,除了《九鼎记》,个人觉得比较一般以外,其他的我的追更过。玄幻、奇幻、历史、穿越等等小说接踵而来,各路大神、小虾各显神通,网络小说应接不暇,但优秀作品依然很多。从此,除了专业书籍,我再也没有踏入过图书馆。 一直看到现在,即将升级当爸的人,只要工作允许,都会拿起手机,iReader看小说。有人说,你看了这么多,难道就不能写一本。我想说的是,想和写是两码事,文学创作是一个枯燥而又费力的事情,这从各路大神的停更休息可见一斑。 现如今,好的作品不好找,尤其对我们这种看了十来年的人来说。作者的立意、文笔都是我们这些书虫的选择条件,以至于现在我看小说不看书名,只看作者。不得不承认,大神的作品确实比较不一般,尤其是在文笔上更是如此。当然,一些作者的文笔或许差了一些,但这可能是创作初期的通病吧,毕竟很多作者也只是半路出家,并不是真正地科班出身。 今天周末,在家无聊,随意吐了一些。这些只是我本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大家莫怪,不要深究。 |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c.stor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