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654|回復: 3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特尔:3年更新一次制程

[複製鏈接]

218

主題

0

好友

877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14:32
  • 簽到天數: 407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3
    金錢
    447
    威望
    877
    主題
    218
    樓主
    發表於 2016-4-16 22:12:24

    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它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并在摩尔定律在发现后的40多年里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随着3D芯片等技术的耗尽,摩尔定律似乎也不再“应验”,英特尔第六代Skylake架构处理器的姗姗来迟就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大约在十年以前,英特尔宣布了著名的“嘀嗒”(Tick-Tock)战略模式。“嘀嗒”意为钟摆的一个周期,“嘀”代表芯片工艺提升、晶体管变小,而“嗒”代表工艺不变,芯片核心架构的升级。一个“嘀嗒”代表完整的芯片发展周期,耗时两年。

      但英特尔称第三代Skylake架构处理器“Kaby Lake”CPU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彻底打破了“制程-架构”的钟摆节奏,这也就意味着英特尔将废除“嘀嗒”的芯片发展周期。英特尔从22纳米到14纳米都采用两步走,而从下一代10纳米制程CPU开始,英特尔会采用“制程-架构-优化”(PAO)的三步走战略。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由于受到CPU线程不断缩小,工艺发展变缓。英特尔采用的方法是不缩小线宽,而是升级CPU核心架构。

      如今,英特尔已经力不从心,当进入10纳米制程后,原本的芯片周期已经无法适应每年发布一代CPU,英特尔必须延长每一代制程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说每一代制程将沿用3年,共发布3代CPU。10纳米制程还将面临芯片制造的难题,因为10纳米仅仅相当于20个硅原子宽度。


    0

    主題

    0

    好友

    529

    積分

    中學生

    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5 天前
  • 簽到天數: 699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978
    威望
    529
    主題
    0
    沙發
    發表於 2016-4-25 16:27:03
    我也觉得最小的得画周期会越来与长  除非是有划时代的突破。

    4

    主題

    0

    好友

    752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3 天前
  • 簽到天數: 1070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5
    金錢
    224
    威望
    752
    主題
    4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文明人 回文勇士

    板凳
    發表於 2016-5-13 21:34:01
    现在工艺已经是瓶颈了,家用u性能想要大幅提升,只能等工艺的突破了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20 05:18 , Processed in 0.03161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