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水循环的加剧,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加速了冰川退缩和湖泊扩张。然而,这种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水环境变化,会对水生生物和食物网造成怎样的影响,高原鱼类又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我们却不清楚。
最近,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毅峰团队将树轮年代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鱼类,构建了长达40多年的青藏高原特有鱼类的生长指数年表,并对西藏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色林错的裸鲤繁殖物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项持续20余年的研究,不仅首次量化了我国鱼类的物候变化,而且为研究鱼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该研究成果近日在Global Change Biology在线发表。
与色林错结缘
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北麓,有一片蓝绿色的纯净湖面,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色林错。陈毅峰与青藏高原的结缘,正是20多年前从这里开始的。
1997年,西藏一个乡镇企业局组织牧民去色林错冬捕。在那之前,青海湖的裸鲤,也就是当地人称的黄鱼,已经因为过量捕捞而种群数量严重衰减,被青海省规定为禁捕鱼类。如何恢复青海湖裸鲤的种群数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高原上的鱼类本身生长速度非常慢,一旦捕捞过量,就会对种群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通过研究确定色林错鱼类的合理捕捞量,以保证其鱼类种群数量不会发生衰退,保证色林错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陈毅峰面前的工作。
在此之前,青藏高原鱼类的生态学研究,几乎一片空白。“我们知道这里有什么鱼,但这些鱼到底是怎么生长的,我们却不清楚。”陈毅峰告诉记者。于是,借着这个机会,陈毅峰想要弄清楚,高原上的一条鱼究竟是如何生长、如何繁殖、它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种群数量有多少、年龄结构是怎样等问题。“等于去研究高原鱼类完整的生活史。”陈毅峰说。
色林错位于藏北无人区的边缘地带,没有太多的人为因素干扰,即使从1997年开始冬捕,但因为色林错面积较大,冬捕的时间和数量又都非常有限,所以在这里可以观察到纯粹的环境变化带给鱼类的影响。
研究中,陈毅峰团队逐渐发现,高原鱼类与平原鱼类在生物学上的差异非常大。“比如,生长周期的差异非常明显,平原地区的鱼类,比如四大家鱼,生长一年基本上就可以长到两三斤,除了中华鲟这类需要洄游的,两三年就可以达到性成熟了。而色林错的裸鲤,长一斤大概需要将近十年,性成熟则需要4~5年。”陈毅峰解释说,“另外,高原上的气候环境非常特殊。青藏高原从9月中旬就开始进入冬季了,开始下雪冰封,这也是高原鱼类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因为饵料生物不够,气温太低,一年中大概只有半年时间可以生长,其他时间都是在越冬休眠。同时,由于色林错的鱼类长年没有被捕捞,所以我们捕获的鱼类个体基本都能长到20~30年,只有三斤左右重,它们的年龄结构拉得非常长。”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c.stor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