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地球上曾有过上千亿人,这是否意味着泥土就是由腐尸构成的? [打印本頁]

作者: 自在1828    時間: 2022-9-30 10:33
標題: 地球上曾有过上千亿人,这是否意味着泥土就是由腐尸构成的?
地球上的泥土是怎么来的,难道真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是由腐尸构成的?
太阳系一共有4颗岩石星球,形成了泥土的,只有地球,其他三颗上面都是尘土。

×
泥土的组成部分为: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水星、金星和火星无法满足有机质这一栏,所以不能称之为泥土。
地球的有机质是怎么来的,是曾经存在过的千亿生物的尸体堆积出来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吃的菜是腐尸培育出来的,我们走的路是腐尸堆出来的,哎妈呀!san值狂掉,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泥土的由来
形成泥土的第一步,是要有岩石,因为泥土的前身就是尘土,是岩石上刮下来的小颗粒。
也就是说世上本无土,刮得多了也就成土了,那么都是什么在刮土呢?
首先是太阳的辐射,被太阳辐射轰击之后,岩石会被刮掉一层皮,这些皮就是尘土颗粒。
我们看到的火星上的尘土,大部分就是这样来的,地球刚诞生的时候,大气层还很稚嫩,因此抵抗不了太阳辐射的攻击。

×
其次是流水侵蚀,水拥有温柔的力量,在长年累月的冲击下岩石被它们腐蚀,卷走了很多颗粒。
当然,除了流水还有风,别看微风拂面,但是天天这么拂,再硬的岩石也能给你拂掉一层又一层
以上说的这些工序,水星、金星和火星都有,所以并不显得独一无二,这也是土壤里面矿物质、水和空气的来历。
那么,地球土壤唯一拥有的有机质,是哪里来的呢?

这就得提到一种生物的的登陆,一种改变了地球外貌的生物,它们就是早期的植物
植物和动物起源于同一个细胞结构的祖先,在长期海洋生活中它们进化出了光合作用。
植物的祖先生活在海底,这里存在着被水冲刷而来的细沙,形成了海底生态环境。
正在大约4.4亿年前,植物登陆了,关于植物的登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论,有人说它是主动上岸的,也有人认为植物缺乏运动性,因此是被动上岸。

×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植物上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一种和海底泥沙相同的介质
然而此时的地球陆地全是岩石,光秃秃的无法附着,这让早期登陆的植物祖先经历了九死一生,它们开始和坚硬的岩石死磕。
有的植物上岸的时候带了一些“家底”--海底泥沙,它们就依靠这点家底起步,在了无生机的陆地岩石上,诞生了第一抹绿色

植物们不断加厚自己原有的家底,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它们也从岩石上刮下来了颗粒,而且它们刮下来之后不会让颗粒溜走,而是留在自己身边
这样做一举两得,既能让植物更加稳固地呆在陆地上,还能吸收岩石颗粒中的矿物质
久而久之,这些颗粒聚少成多,在水的加持下变得柔软,植物细胞更替的时候,死去的细胞混合在里面,形成了最初的有机质

×
和植物同时期登陆的还有动物,它们在贫瘠的陆地上生活也不容易,很多动物上岸等于死亡,它们的尸体留在了陆地上。
微生物们跟随动植物上岸,它们担任了分解者的角色,将死去的动物分解掉,这些物质一部分被微生物利用,还有一部分被植物运用
这些混合着水、有机物、矿物质、空气的岩石颗粒,形成了地球上的第一层泥土。
那么这样看,地球上的泥土里面的确加入了生物的尸体,那么,亿万年来泥土都是在容纳腐尸吗?

物质循环
当然不是,如果地球的土壤是腐尸堆积而成的,它至于平均厚度才仅仅50厘米吗?
地球想要形成1厘米的土壤,需要1000年的时间,这1000年间死去的生物何其多,为什么最后只是增加那1厘米的厚度?
原因就在于,泥土只是需要腐尸的物质,它并不是将腐尸全部吸收,生物尸体的绝大部分,还是被其他生物吃掉的。

×
泥土、植物、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圈子,当一只动物死在了土壤上,它第一时间不是被泥土掩埋,而是被其他动物吃掉大部分肉
剩下的都是皮、骨头等难以消化的部分,有些动物甚至连这些都不放过。
最后能留下的动物残骸其实已经没剩多少了,这个时候分解者会将剩余的动物残骸分解。
分解者会将大块的生物组织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这样能加快它们的效率,植物这个时候就直接抢下这些物质,如氨基酸、硝酸根等等。

最后这具动物的尸体所剩无几,它们被大化小,成为组成生物最基本的物质存在于泥土中,而不是尸体存在于泥土中。
这一过程叫做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是所有生物都无法逃脱的宿命,包括人。
不管是土葬、火葬、水葬,人的身体都会进入物质循环,最后我们也会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只是,每一个生物最后留给土壤的部分非常少,这也是为什么历经了亿万年的时间,地球的泥土厚度才只有50厘米。

×
泥土回归岩石
既然是物质循环,那么泥土也是循环的一部分,它从哪儿来,也会回到哪儿去。
泥土是岩石经过各种侵蚀形成的,那么泥土也能经过一系列变化返回岩石
前面说到过,泥土的前身就是岩石颗粒,是因为有植物将它们聚集起来,混合着水、有机物、矿物质以及空气才形成的。
如果植物不在了,那么泥土也就失去了凝聚力,这个时候下一场雨,刮一场风就会让原本存在的泥土离开原地,这就是泥土流失

流失的泥土最后会来到大海里面沉积到海底,在海水的作用下胶结成为海底的一部分,再跟随海底的地壳运动消融在地壳之下的软流层
之后软流层作为岩浆被喷出来,冷却之后成为了岩石,经过雨水的冲刷再次以颗粒的身份进入自然,然后开始下一个制造泥土的旅程
由此可见,泥土很脆弱,它们必须要和植物一起才能变得牢固,如果离开了植物,泥土又会朝原本的颗粒发展。

×
爱护泥土
控制泥土流失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种树,地球想要形成一层泥土真的很不容易。
人类在发展出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之后,更加离不开泥土的滋养。
然而,人类离不开泥土却不爱惜泥土,每年全球流失的泥土量为600多亿吨,这对于平均厚度只有50厘米的土壤层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人类的很多农用、牧用泥土,是抢夺森林的泥土,森林的土壤厚度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厚。
以亚马孙雨林的土壤为例,它们失去雨林庇护之后,只能维持1到3年的肥沃能力,之后就会失去种植能力。

于是南美洲陷入了砍树、种植、荒废、再砍树的恶性循环,亚马孙雨林大面积减少。
我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国家,很早就意识到了泥土的重要性。
古人直到泥土的养料来自生物的尸体,所以才有“落红不是无情物”;也知道物质循环的道理,才会有“质本洁来归洁去”;还知道许多动物无法离开泥土,于是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可见,华夏的泥土不仅养育了华夏民族,还给我们的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
泥土诞生不易,毁坏却很容易,形成1厘米泥土需要1000多年,但是毁灭1厘米泥土只需要1秒钟。


作者: zkb4494    時間: 2022-10-26 13:07
涨知识啦!
作者: 863    時間: 2022-10-27 10:39
我们也会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作者: ilypp3    時間: 2022-10-27 11:59
确认这样是对的
作者: hangying1234    時間: 2023-7-17 23: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Ffa6f2as1f!    時間: 2023-7-18 10:51
图片不错!!!
作者: xiang990    時間: 2023-7-19 07:38
资源先收藏了
作者: 13050353394    時間: 2023-7-21 07:27
资源先收藏了
作者: wdyi57191894    時間: 2023-7-23 10: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yefeicheng    時間: 2023-8-1 02:12
好资源加分!
作者: xiangxiong    時間: 2023-8-4 06:30
图片不错!!!
作者: andysu    時間: 2024-5-30 18:03
厉害厉害
作者: kti777    時間: 2024-5-30 18:31
所以不能火化,否则会没泥土!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c.store/) Powered by Discuz! X2.5